群益介绍
- 王智 主任 北京市工商大学; 法学学士 王智律师曾在某大型国有企业做管理工作,长期从事法学研究,现专职从事经济、民事、及刑事案件的诉讼、仲裁工作。法学理论功底扎实。司法实践经验丰富,以刑法、劳动法、公司法、合同法、婚姻法、房地产法为主要研究方向,以刑事案件、合同... ...【详细介绍】
有机食品因为对环境友好、口感也更好而受到追捧。不过价格高昂的有机食品都有严格标准,产量较低。很多人对于有机食品缺乏了解,一些商家利用这一点,把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与有机食品混在一起销售。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6.0%的受访者购买过有机食品,50.5%的受访者不能分辨出哪些是有机食品。69.9%的受访者觉得“有机食品”名不副实的现象多。69.9%的受访者建议认证机构要在事前、事中、事后每个环节都严格审查监督。
69.9%受访者觉得“有机食品”名不副实现象多
凌风是浙江杭州的一名自由职业者,他坦言买有机食品主要凭感觉,“我一般会看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还有包装是否精美”。凌风坦言对市场售卖的有机食品不是特别信任,“我购买后还会问问朋友,或者上网查询资料看自己买的是不是真正的有机食品。作为消费者,我对这方面了解得并不多”。
“我买有机食品会观察包装上是否有国家有机认证的标志,会看生产机构和单位,上网搜索一下是否合格,还会通过外观、味道来判断。”上海某高校大学生张凯铎也买过有机食品,“我还是比较相信国家和政府对于有机食品市场的把控,完全不合格的产品应该是不能流入市场的”。
调查显示,86.0%的受访者购买过有机食品,14.0%的受访者没有购买过。55.5%的受访者信任市场上售卖的有机食品,30.1%的受访者信任程度一般,14.4%的受访者直言不信任。
49.5%的受访者称自己能分辨哪些是有机食品,50.5%的受访者坦言不能。69.9%的受访者觉得“有机食品”名不副实的现象多,26.2%的受访者觉得一般,仅3.9%的受访者感觉少。
“现在虚假标称有机食品的现象挺多。”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告诉记者,虚假标称有机食品的现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根本不是有机食品,既没有遵循有机耕作规范也没有进行认证;一种是“挂羊头卖狗肉”,形式上符合“有机”的标准,也贴上了“有机”的标签,但实际上产品不是“有机”的,被调包了。
“产生这种现象,首先是利润驱使。真正的有机食品虽然价格高,但是生产成本也很高,真正的有机食品行业应该是微利行业。但是用普通食品冒充有机食品,生产成本会低得多。”朱毅介绍,有机食品凭感官难以分辨,而且真正的有机是生产全过程的有机,检测有难度。再者,对有机食品的监管主要依赖认证机构和行业自律,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
69.9%受访者期待认证机构在每个环节严格审查监督
有机食品名不副实,68.5%的受访者认为原因是认证机构没有尽到监管责任,66.7%的受访者认为认证机构“重认证、轻管理”,对有机食品疏于后期的跟踪检查,59.1%的受访者认为是有机食品售价高,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利润弄虚作假,30.6%的受访者认为这与有机食品生产难度大、成本高有关。
“我国目前把有机食品认证交给了市场,由第三方机构完成。但是这些认证机构同时也是商业机构,需要营利。”朱毅认为,这就有可能产生认证机构自律不足,商家花钱买认证的问题。“另外,我国目前对有机的认证是先认证,后生产。认证机构对土壤、空气、水和种植方式进行认证后,发放证书,核准产量,确定期限,批准生产,这可能会产生认证之后疏于过程管理的现象”。
“冒充有机食品获利高,不法商家很容易为了利益弄虚作假。有些有机食品的标价是普通食品的十几倍,会有很多滥竽充数的情况。”凌风认为,当下国家对有机食品生产的监管力度不够强,整个监管过程也不是很透明。
朱毅介绍,现在有机食品的监管主要是由认监委负责,采取飞行检测的方式,对生产的某一过程进行抽测。如抽测其在播种或耕种的过程中是否撒化肥、是否使用化学农药,如果只是在最后对产品进行检测,因为农药间隔期后农药降解等原因,很难检测出来。
要保证商家销售的有机食品“名副其实”,69.9%的受访者建议认证机构要在事前、事中、事后每个环节都严格审查监督,61.2%的受访者建议政府部门重视对认证机构的监管,让整个链条透明有效,59.2%的受访者建议超市等卖场要对有机食品进行严格区分,37.4%的受访者认为企业本身应加强自律,32.9%的受访者建议对虚假认证加大惩处力度。
张凯铎希望,对有机食品的生产,从头到尾都严格把控,完善监管机制,同时向大众多普及有机食品的知识。
朱毅认为,有机农业是对中国市场诚信的考验,包括监管者和生产者的诚信,政府应该负起认证和监管的责任。“因为有机农业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发展方向,政府应该予以重视,整顿市场”。
朱毅表示,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环境较好,且无力负担农药和化肥,是发展有机农业的理想场所。但现在中国有机农业主要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户拿到的仍然是普通种植的收入。“有机农业先期投入大,认证费用高,相信市场天然正义是不现实的,政府应该加强补贴、引领和帮扶”。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1.3%,90后占27.8%,80后占51.2%,70后占14.3%,60后占4.7%。(记者 王品芝 实习生 陆安娜)
本网的所有图片,文字,视频等信息部分来自互联网,其文章只代表原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本网会尽快删除,如是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 2017-07-03“最严发票令”7月实施 今后不能再...
- 2017-12-12“三无”死神食品横行网络 专家:...
- 2018-05-07保健食品暗藏致命禁药 央视记者调...
- 2018-06-252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婴幼儿...
- 2018-09-05北京启动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检查...
- 2017-06-07保监会为费率二次改革清障 整治车...
- 2017-06-19知识付费产品市场陷“内忧外患”困...
- 2017-07-11法律法规缺失 婚介市场怎一个乱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