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益介绍
- 王智 主任 北京市工商大学; 法学学士 王智律师曾在某大型国有企业做管理工作,长期从事法学研究,现专职从事经济、民事、及刑事案件的诉讼、仲裁工作。法学理论功底扎实。司法实践经验丰富,以刑法、劳动法、公司法、合同法、婚姻法、房地产法为主要研究方向,以刑事案件、合同... ...【详细介绍】

网购市场刷单利益链调查狂刷好评忽悠消费者炮制差评中伤竞争对手
调查动机
“双11”全民狂欢的热潮已褪去,最近,买家开始忙着确认收货、给出评价。不过,对有些买家来说,当初购买时的兴奋可能被收货后的失望所代替,商品并不如评价中说的那般好,从而引发退换货高峰。
据了解,有些商家为了让自己的生意更红火,花钱雇用职业评价师帮助他们刷单:一方面雇用好评师给自己刷好评,迷惑顾客,增加销量;另一方面,雇用差评师给竞争对手刷差评,以此来打压竞争对手。
雇用职业评价师进行刷单,似乎已成为商家的惯用伎俩。商家是如何找到这些职业评价师的?刷单究竟如何操作?面对竞争对手的刷单情况,其他商家又作何反应?《法制日报》记者就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调查。
随着电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上购物。网上购物的确方便,且价格相对便宜,但由于无法亲眼见到商品实体,很多消费者对商品质量无法百分百放心。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买家的评价就成为大多数人作出选择的重要参考。
考虑到这一点,各网购平台也都设定了评价体制,包括商品描述、物流速度、服务态度等,以供买家在选择商品时参考。
然而,看起来很美的评价机制,在实践中却走样了。
买家:评分高不代表质量好
“对于那些好评多的店铺,我现在也不是很信任,觉得都是靠刷单刷出来的。”家住北京市朝阳区龙湖长楹天街的吴女士开玩笑地说。
据吴女士介绍,她此前在一家网店看中一件毛衣。她查看评价得知,那件毛衣销量不错、好评不少,一些买家不仅评价质量好,还对卖家服务和物流服务给出了高分评价。看着带实物图片的好评,吴女士经再三斟酌,决定买下这件毛衣。
几天后,收到货的吴女士发现毛衣质量并不好。不仅有掉毛的现象,而且穿在身上很不舒服。于是,吴女士联系卖家,退掉了毛衣。
“自那次购物经历后,对高分好评的商品,我不会轻易相信了。购物时会货比三家,反复斟酌以后再买,而且能在实体店买的东西就在实体店买。”吴女士说。
前不久,家住河北省廊坊市的康女士也有一段不愉快的网购经历。
康女士对记者说,“我想买一台加湿器,因为对声音较为敏感,所以专门搜索了静音效果比较好的加湿器。在一家品牌旗舰店,我看到买家对这家店铺的评价很高,并且仔细查看了评价中已购该商品的买家对该款加湿器噪声的评价。看着这些好评,我就买了一台。可是,收到货使用后,我发现加湿器的噪声很大。由于懒得来回折腾,我没有要求退换货。当然,这台加湿器现在成了摆设”。
卖家:时常无缘无故被差评
《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有的卖家雇人刷单,一方面是抬高自己商品的评价,忽悠消费者;另一方面是给竞争对手刷差评。
某品牌床垫旗舰店店主对记者说,“商家只有对自己的商品没信心才会聘用‘刷手’、差评师。我对这种行为很不耻,大家做买卖都不容易,没必要恶意中伤”。
“我们在行业内算是做得比较好的,遭遇差评恶意中伤是常有的事。我虽然明白其中缘由,但看到无缘无故出现的差评,心里还是觉得不舒服。”这名店主无奈地说,“有的差评让人觉得很可笑,有的人完全不了解产品,写的差评不知道在说什么。”
在某电商平台上经营一家食品店的店主对记者说:“就我们店而言,买家给差评的比较少,一是因为产品确实不错;第二个原因是,一旦买家有意见,一般会与客服沟通,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买家,尽力解决问题。所以,差评并不多。”
“不过,我觉得有一种差评是有人故意制造的。有的买家一收到货就给差评,我们看见后主动与对方联系,可对方根本不搭理,电话也不接。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肯定有问题。”这家食品店店主说。
“刷手”:参与刷单须先交会费
为了解刷单的操作流程,《法制日报》记者辗转联系到几名刷单亲历者。
青岛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孙林(化名)回忆,去年,他看到有几名同学在刷单,听说刷单可以赚钱,于是决定试一下。
据孙林介绍,想要参加刷单,必须先交会费,会费的50%至60%会返给介绍自己加入的人。会费相当于保证金,不同的团队收取的会费不一样,最少要交100元。如果想进入管理层,就要交500元至600元的会费,他当时交了600元。
“交完会费,会进入一个私密的QQ群,但是进群的过程相当繁琐。首先,要加入一个审核群,向管理员提交个人信息接受审核。个人信息除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基本信息外,还要有持身份证拍的照片。”孙林对记者说。
交完会费,并通过信息审核的孙林,被拉进群里正式开始刷单。据孙林介绍,刷单过程最大的特点就是繁琐。每刷完一单,带着刷单凭证和自己的账号等级证明,找管理员登记,然后得到相应的报酬。
一次刷单能拿多少钱?孙林说,“刷单的报酬依个人的账号等级而定。账号等级必须要两颗星以上才能刷单。等级越高,信服力越高,酬金自然就越高。但是一个账号一周之内评价的物品不能超过5件,一个月内不能超过14件”。
至于刷单具体如何操作,《法制日报》记者从在广东省广州市工作的王欣那里得到了答案。
王欣告诉记者,领到刷单任务后,按照购买商品的正常步骤操作即可。只不过,“刷手”不会收到实物,因为商家根本就不会真的发货。但是物流信息会存在,也就是空包代发,没有实物。
王欣告诉记者,刷单不是随意进店或者点击链接就刷。刷单之前,通常要货比三家,也就是多浏览其他商家的宝贝,然后再回到原来刷单的那家店铺。因为“刷手”如果连商品看都不看就直接刷,很容易被人发现,据说平台会有相应的记录。
为了避免自己不被发现,王欣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我通常会找好评超过999条的店进行刷单,在好评里写上自己的好评,也算是隐藏自己的一种方式。”王欣说。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 本报实习生 顾长娟
本网的所有图片,文字,视频等信息部分来自互联网,其文章只代表原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本网会尽快删除,如是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 2017-10-09热门影视剧资源现网售利益链 售卖...
- 2018-04-20层层转手价格飙升十余倍——贩卖野...
- 2018-05-03身陷利益关人情关?透视“干部说客...
- 2018-05-31500亿元巨额税案揭开“海关票”虚开...
- 2017-06-07保监会为费率二次改革清障 整治车...
- 2017-06-19知识付费产品市场陷“内忧外患”困...
- 2017-07-11法律法规缺失 婚介市场怎一个乱字...
- 2017-08-01租房新政密集袭来:租房市场立法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