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智 主任 北京市工商大学; 法学学士 王智律师曾在某大型国有企业做管理工作,长期从事法学研究,现专职从事经济、民事、及刑事案件的诉讼、仲裁工作。法学理论功底扎实。司法实践经验丰富,以刑法、劳动法、公司法、合同法、婚姻法、房地产法为主要研究方向,以刑事案件、合同... ...【详细介绍】
一则非公开发行股票的预案让博盈投资在过去的一周出尽风头,除周五停牌外,博盈投资连续四天一字涨停,也带动了柴油发动机板块的一波小行情。新金融 记者获悉,之所以引起投资者关注和资金追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次定增后博盈投资的华丽“变身”和新实际控制人英达钢构的盈利补偿承诺。
11 月5日,博盈投资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拟以4.77元/股的价格向东营市英达钢结构有限公司(下称“英达钢构”)等5家创投机构发行3.14亿股,募集资 金15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购买武汉梧桐硅谷天堂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梧桐硅谷”)100%股权,3亿元向梧桐硅谷全资子公司斯太尔动力增资。收购完成 后,英达钢构将成为博盈投资第一大股东和控股股东,公司也将变身为国际柴油机设备商。
值得注意的是,重组方英达钢构承诺“博盈投资收购的梧桐硅谷2013年—2015年度每年实现的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2.3亿元、3.4亿元和6.1亿元。如果低于上述金额,英达钢构将予以补足。”
有分析人士指出,“博盈投资此次收购计划将会成为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经典案例”。那么,博盈投资为什么要收购斯太尔动力?此次并购计划会给公司带来哪些根本性的变革?又是什么原因让新入主的英达钢构愿意如此大手笔地做出利润承诺呢?
优势互补
与国内企业海外并购动辄十几亿、上百亿的案值相比,博盈投资收购奥地利斯太尔动力的案值是微不足道的,总收购金额只有3400多万欧元,但是这桩“跨国联姻”却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市场人士不禁要问,斯太尔动力这位“洋女婿”是怎么与看似“其貌不扬”的博盈投资走到一起的呢?
据记者了解,斯太尔动力是一家老牌柴油发动机厂商,1864年成立于奥地利。产品应用范围涵盖多个领域,而且在技术上率先实现了连体式柴油机的批量生产。
现 任斯太尔动力公司董事长、德籍华人朱家钢在北京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说,“1999年斯太尔动力的管理层完成了对公司的收购,但是管理层收购的本身导致公 司缺乏足够的能力来扩大产能、进入大众市场,销售收入也不够高,目前公司产能每年只有几千台,主要面对的是专用的小众市场。由于目前欧美经济不景气,劳动 力成本偏高,所以也迫切希望找到一个市场前景广阔、又有成熟产业集群的市场,从而实现我们由‘小众’到‘大众’的产业计划。”
而博盈投资看 上去“体量并不大”。资料显示,这是一家以车桥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其前身是湖北车桥,1997年上市。前些年,公司出现了法人治理、公司管理、法律纠 纷和债务危机等多方面问题。再加上车桥所属的汽车零配件行业整体不景气、竞争激烈、毛利率低,导致公司业绩下滑,一直徘徊在退市的边缘。博盈投资现任董事 长杨富年于2010年5月“临危受命”,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作出战略调整,于2011年扭亏为盈,成功实现了“脱星摘帽”。
“保壳只是第一 步,公司在解决了‘如何活下来’的生存问题之后,还需要迫切解决上市公司的发展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一直在寻找优质项目和资产,就在洽谈和筛选 合作伙伴的过程中发现了斯太尔动力这个项目。我们最看重的是斯太尔动力的研发能力和生产工艺。”杨富年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说,“对博盈投资来说,这就 是我们未来的潜质,也是我们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取得很好盈利的坚实基础。”
正是对优质项目的渴望和进军主流大批量市场的期望让博盈投资与斯太尔动力“一见钟情”。
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略的角色就是英达钢构。公开资料显示,英达钢构主要从事钢结构设计、加工、制作与安装,同时从事钢材批发零售贸易。之所以愿意投巨资参与增发,英达钢构董事长冯文杰有着自己的盘算。
“目 前公司盈利能力稳定,但钢构属于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我们一直在谋求转型。这次收购是一个偶然的机遇。”英达钢构董事长冯文杰对记者表示,“通过对斯太尔 动力的考察和深入了解,我们发现斯太尔动力在柴油发动机的技术研发和工艺设计上都保持在世界领先水平。这些技术移植到中国后,会给中国的出租车、家庭用 车、电动车的转型带来革命性变化。”
本网的所有图片,文字,视频等信息部分来自互联网,其文章只代表原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本网会尽快删除,如是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